絳竹💌代餐高手

廢話博主。
α○3▸JLLDRP║愛⚡發⚡電▸絳竹║海🌸棠▸絳竹
本站堆《全職高手》相關,微量《福爾摩斯》相關;自介電腦版可戳「關於我」,行動版可看「置頂」。封面感謝哒哒老師!愛她!王杰希、葉修、孫翔相關cp都吃。熱愛RGB隨機組合。

本體是紅燒乳鴿⁽⁽ଘ( ˙꒳˙ )ଓ⁾⁾
活動稿努力完成,其餘坑品無保證。

Re: 別再用抑鬱症博取同情

想說的很分散,所以列點慢慢說。

我是相信原文作者的用意是正面的,但裡面有幾點是很典型的誤解──所以看到之後覺得不吐不快。

筆者沒有任何醫療相關背景。能說的都是自己與身邊朋友的經驗,有表達不精確的地方,都可以留言告訴我。


1.

抑鬱/躁鬱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重症。很多重症患者是因為沒有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生活中也缺少訴說的渠道,慢慢累積成現在這樣的。

所以作為過來人(我多希望這種「粉籍」或說「資格」是可以想開除就開除的,可惜不能夠)我能做的就是,盡可能不要譴責那些「看起來不是那麼好,但是不確定有沒有生病」的人。

一個人真正墜落之前,也許是在懸崖邊抓著樹枝呼救的時候——那樣的煎熬恐懼,並不下於真正的墜落。

我常常想,也許是墜落的一瞬都是那麼突然,以致我無法確認他們「真正壞掉的時刻」,甚至以為他們是「突然」就壞掉了。

可是,除非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不是所有重鬱患者都是經過特定的創傷事件後突然一蹶不振的,很多小小的事件累積起來,依然可能生病。


2.

我大致知道原文要表達的是:有些人像放羊的孩子一樣,拿身陷險境的玩笑來捉弄大人,最後大人不再信任孩子的呼救,等到狼群真的來的時候,孩子再怎麼呼救都沒有用。

原文作者試圖警告的是,當有些孩子拿「狼來了」當兒戲,試圖混淆視聽或者揮霍大人的信任,其他真的深陷險境的放羊孩子與羊群,可能因此被忽視。

可是當我們急著想揪出那個說謊孩子的時候,透露的無奈事實是:我們很難一次就聽出誰在說謊、誰以前說過謊、誰這次說謊而下次不是。

這邊強調一下,雖然我前面為順應原文的思路,用了「狼有沒有來」的比喻,但是其實抑鬱並不是「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的存在。就如同可以看到狼的距離、與狼實際可能對羊群造成威脅的距離,絕對不會相同,但目前沒有造成威脅,不代表「完全不存在威脅」,即使狼只是遠遠地窺視著羊群,還沒伸出利爪,也不能就此斷定呼喊「狼來了」的小孩只是在危言聳聽。換個比方的話,抑鬱比較像在羊群中悄悄擴散的瘟疫,只有一隻羊染病的時候一切還不明顯,可是長期忽略不管,不曉得什麼時候整群羊都被傳染。

 

3.

憂鬱症漸漸走入醫學的視野之後,診斷標準依然被批判「太過模糊」,可是,如果一定要劃出一條「有/沒有」的線,很難避免陷入另一個極端,即是,對權威的盲從、對個體經驗的忽視。

憂鬱症到底要不要被病理化看待,我身邊的兩群朋友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認可病理化看待的,大致是持這個意見:「病理化有助於大家認識『抑鬱症是真的病,不是只是心情不好』、『長期心情低落是會生病的』。告訴他們『你沒事,只是生病了』,可以有效降低他們的罪惡感,給他們勇氣面對生病以後的生活。」

不贊成的,或者認為抑鬱的鑑定標準應該更為嚴謹的,大概持這樣的意見:「輕易將憂鬱症病理化,就是給他們貼上標籤,他們會潛意識地把自己放在一個『受害者的位置』,認為自己有這樣的病所以樣樣不如別人,或者僥倖地覺得『做錯事情可以因為這樣被原諒』。這對抑鬱的人沒有幫助。」(他們會自覺地避免使用「病」「症」這樣的字眼)

這兩種意見我覺得都有道理,可能自身的經驗讓我更傾向前者一些,但我亦不否認後者對於「抑鬱者如何面對自我汙名」「抑鬱者如何與群體共處」等等問題,想得更多更遠。

不是所有抑鬱者都嚴重到需要醫療協助。不過以陪伴者的立場來說,如果發覺自己已經無法支持對方,那最好還是尋求醫療協助。

 

4.

大多未到中度憂鬱的患者可以正常的與人相處。就算重鬱患者也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時候。躁鬱症患者在躁期時與常人無異,甚至他們有豐沛的想像力,有幽默的談吐,有演說、寫作、繪畫、舞蹈等等才華,要不是他們在鬱期與先前的表現判若兩人,誰都很難相信他們生病了。

我前男友說過「你看起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你根本沒有憂鬱的傾向啊」,可是事實是,我斷斷續續服藥有超過四年,過程中幾度任性的自行停藥,都讓家人很擔心。現在狀況穩定停藥了,依然把藥收在隨手可以翻到的抽屜裡。

高中的三年是我情緒最不穩定的時期,父親花了很多時間,改變與我相處的方式,我們父女倆有過的長談裡,試著回顧梳理家人以往的病史,漸漸注意到祖母、母親、姑姑、伯父都有過類似的困擾,情緒低落的表現也非常相似,有些已經好轉,有些還在繼續──有太多的勵志成長書籍都告訴我,人要怎麼想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可是這些人定勝天的樂觀敘事裡面,依然可能低估遺傳與環境的影響力。

認知到這點之後我其實幾乎沒有鬆一口氣的感覺。有天生肢體不完整的人,有罹患罕見疾病的不能開口的人,那先天性的情緒障礙也是其中之一,並不算什麼特別可憐或可悲。

這個事實說明的只是,我必須比別人更努力,才能對抗生活中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那些困難。

 

5.

我在大學的四年、研究所的一年半裡,先後找過臨床的心理醫師,也找過社輔性質的心理諮商老師,這些諮商經驗有好有壞,有時候我覺得自己一點病也沒有,有時候又覺得自己糟糕透了,滿腦子都是負面的消極的想法。

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憂鬱鑑定、哪種程度開始需要藥物治療等等標準如今漸漸明確,針對青少年憂鬱、焦慮、其他情緒創傷的輔導機制也日趨完善,可是每個人需要的並不相同,在你自己清楚說出來之前,誰也不曉得你難以填補的缺口在哪裡,而那些正規的渠道到底可不可以幫助到你,也是因人而異。

有些人可以從幾句「加油」或「要正向思考啊」得到鼓勵;有些人反而會因此變得沮喪。所以面對需要陪伴的人,就,我也沒什麼可以拿來當作標準,還是那句,請相信所有真誠的關心不會白費,即使你還是不曉得怎麼幫助他,但是至少你知道哪些行為會加重他的抑鬱,留意到「即使是善意的話語也可能傷人」,排除某些最壞的選項,就已經是很可貴的一步了。

關於「會這樣想不是你的錯」「難過沮喪是正常的」這些話,也不是什麼逃避困難的藉口,這些話一向是為陷入痛苦的人準備的,我覺得自己「不需要」這些話的時候,都是我狀態比較好的時候。拒絕各種心靈雞湯、拒絕沒有建設性的自溺,可以是一個人逐漸堅強起來的證明,但不代表他可以因此瞧不起那些還沒辦法站起來的人。

 

6.

就是因為個體差異很大,有些患者的早期症狀一點也不明顯,所以「忍痛是好的,而動不動就喊痛是不好的」這種思維,才會顯得危險。

這與父權社會崇陽貶陰的價值不無相關,如果認定只有弱者需要安慰、心靈脆弱是自己的錯,那麼,溫柔的價值、陪伴的價值,也不可能被正面肯定。

心理的疼痛與身體的疼痛一樣,不該是羞恥的事,它是警訊,提醒我們應該好好對待自己的警訊。


7.

有個對我影響很大的作者,說是我的文學啟蒙一點也不為過。以下我就稱他為男神吧,他是個典型的「硬漢」。

讀男神的書的時候我常常想,這還是人嗎,如果可以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還有這麼堅韌的生命力,如果可以親身經歷戰爭之後還對人性抱有強烈的希望,他一定是個無法被擊敗的人。

他的才華早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就被承認,每一本書的出版都備受關注,那種生前潦倒身後成名的典型悲情藝術家人設,與他扯不上半點關係。

那時候我還對文學史所知甚少,當我知道男神最後竟然一槍打爆他自己的腦袋的那一刻,我除了困惑除了震驚,還有一種信仰崩解的感覺。

在他晚年越來越成熟的作品裡,依然能看到那些與逆境搏鬥的痕跡,很激勵人心,可是他自己的那一關,終究不是我們這些喜歡他的讀者可以替他過的。

男神的名字,是Ernest Miller Hemingway。

後來我繼續閱讀他的生平事蹟與傳記,我漸漸知道他被病魔糾纏的很痛苦,就算他最後沒有走出來,我從來沒有否認他是很堅強的,只是,堅韌的人往往承擔的更多,在他們真正垮掉之前,所有人都以為他們「還可以」撐下去。

如果我的身分不是讀者、不是站在超然的不受影響的距離,我離他很近,是他的親人愛人或者兒女,我真的可能寧可希望他不要那麼堅強,不要讓大家誤以為「他還可以承受」。


8.

如果說七年多來與抑鬱對抗的經驗有帶給我什麼正面影響,大概是,我能大致分辨一個人和我是不是同類,就像曾經遍體鱗傷的羊,會第一眼注意到那些正在與狼群搏鬥的羊。

可是諷刺的是,有分辨能力的、足夠敏感的人,往往必須有更強的情緒調節能力,才能避免自己也陷落其中。我能看出身邊哪些人已經很危險、也知道他們的情緒會影響我,但,要不要跟他們繼續相處,對我來說始終是個很艱難的決定。

所以與抑鬱患者相處如此困難,你必須足夠敏感,但是在他們傾訴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你又不能太過敏感,必須清楚知道「這些情緒不是我的」、「他會這麼難過不是我的責任」。

同理心這東西很奇妙,很難無緣無故就擁有——到真正擁有的時候,往往都是面對著無處著力的悲傷的時候。我認識的抑鬱患者很多很多都是這樣的人,過度溫柔,對他人的情緒變化過度敏銳,為了無關自身的事情難過,對完美的乾淨的世界有一種嚮往。太多時候我覺得很不公平,總是那麼好的人在承受這些痛苦,可是除了陪伴他們,我能做的微乎其微。

而最後我也不得不承認,同理他人所以困難,就是因為,在試圖同理他人的困境的時候,自己也可能在這過程中,漸漸變得柔軟、敏感、容易受傷。這對我幾乎是個無解的、還在進行中的難題。


9.

這點與主題比較無關。一個人的難過、情緒低落的表現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抑鬱?不是每個人都是心理醫生,都知道如何劃出那條「應該多多關心」「應該接受治療」的線,所以對一般人來說,這根本是個假議題。

看到一個傷心難過的人的時候,決定你要不要站到他身邊陪他的最直接理由,並不是他的症狀到底有多嚴重,而是他的喜怒哀樂對你重不重要?

如果一個人表達的抑鬱讓我覺得很假、很矯情,說明在我其實並不關心他,他的情緒對我不重要,我不會想讓他的喜怒哀樂牽動我的喜怒哀樂。面對他的情緒表露,我是冷靜(甚至是冷漠)的。

而一個我本來就很喜歡很關心的人,即使我知道他只是小小的鬧脾氣,也許隔天就會像一尾活龍一樣,我還是會想在他哭泣時抱一抱他。

那些身心安好的人,並不會因為跟風說幾句自己抑鬱而真的抑鬱,也許他們因此得到一些關愛,讓本就堅強的、不曾暴露自己脆弱的人,就像不曾討糖吃的小孩看到愛哭的小孩得到糖一樣,覺得不平衡。

我沒有否認這種不平衡。事實上我也有不平衡過。因為我就算鼓起勇氣說出自己的傷痛,我依然不可能是個「合格的」、「典型的」、「符合大家期待」的受害者──大多數人依然認為,我就是因為生活中沒有太多煩惱,才會產生這種纖細的煩惱。

跟敏感、容易負面思考、常常沮喪的人相處,很難不產生「付出的溫柔完全無濟於事」的失落感,不過在經歷幾次「浪費幾顆糖」的事件之後,我倒是覺得,如果幾顆糖就可以確認「他們不會真的墜落」,那,比起這個讓我覺得安心的事實,浪費幾顆糖真的無關緊要。

他們不會真的墜落,這是最重要的。


10.

愛有差等,世界就是這麼不公平。我很喜歡陳奕迅這兩句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如果要改善這點,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大家都訓練自己更敏感一點,去察覺自己/他人隱藏的情緒,而不是試圖說服自己/他人「不要那麼敏感」「那些大呼小叫的人都是自己有問題」。

我不是說原文呼籲的「關心真正抑鬱的人」不重要,相反地就是因為太重要,所以也太過沉重了──沒有醫療背景或者相關經驗的人,很難看出來一個人抑鬱到什麼程度,再者,就算我有鑑定某個人是不是生病的資格、或者有很敏銳的感知能力,也無法代替他自身發言。

對一個視力不好的人,對他說「不要理會那些說謊的孩子,應該對遠處的狼群有所防範」,他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

能做的一向只有,關心你本來就在乎的人,不管他是不是「真的」抑鬱。

網路資訊世代讓每個人的情緒宣洩變得容易一些,我覺得這總體來說是好事,現實生活大家都很壓抑,如果連說都不能說,這些情緒真的無處安放,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累積成足以反噬自身的力量。

當然,因為自媒體的特性,有些情緒被過度放大、或者有些真正的沮喪情緒,被煽情的表述淹沒。這些都是難免的。回到生活裡大家都是陌生人,在人群中相遇都可能錯身而過,本來也沒義務為缺乏交集的人牽動太多情緒,我偶爾也會被網路上這類(也許只是隨手發洩的)話語影響,但我知道這些波動只是暫時的,他們並不是真正能影響到我生活的人,他們能夠說出來,至少表示他的狀態比說不出口還要好一些,這其實是值得欣慰的事。

 

11.

最後,個體的抗壓性強弱,除了前面提過無可選擇的家族遺傳,與個體擁有的資源有更強的正相關。經歷一樣的逆境,有些人可以憑自己的力量化解,有些人不行;有些人身邊剛好有接住他的網,有些人沒有,所以那些無法自己化解、也沒有人接住他的,就直直墜落了。

這張網,最直觀的就是家庭環境、經濟能力、教育水平這些外在的條件。當然個人的情緒調適、自省能力等內在條件也一樣重要,我們傾向認為這些內在特質是可以培養的,每個人都可以在處理挫折的經驗裡,訓練自己變得堅強。但是就如同前面提過的:當個體的情緒需求常常是被忽略的需求,情緒勞動往往會變成被忽略的勞動,二者彼此建構、彼此影響,當我們先入為主地認為喊痛是不對的,對這些「博取同情的弱者」付出溫柔,也就成為無益的、不會受到認可的「蠢事」。這樣的道德判斷,除了導致想抒發情緒的再次受到傷害,陪伴在抑鬱者身邊的人,也很容易陷入自我懷疑(我自己的抑鬱表現算是輕微的,但在我比較有餘裕去關注同樣有情緒困擾的朋友之後,其實也不斷在與「你有資格嗎」「這樣做有用嗎」的想法抗爭著)。

就因為個體的差異實在太大了──幸福的家庭都很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個不同──痛苦的強度自然不能比較,但絕對不能因為「不能比較」就認定「每個人的痛苦程度是差不多的」。

(我很想再引用一句萬金油的話「所有問題都是階級問題」──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生在一個權威式管教的家庭、如果在最無助的時刻沒有任何人願意陪我講兩句話,我能不能撐到現在?也許我還是可以,因為我還可以寫字可以畫圖,但我是不是可能變成一個冷漠的、對自己或他人的痛楚都無動於衷的人?包含我自己在內,每個人的想像力與同理心都有其極限,不過如果從不試著打破自身的階級侷限,看待這些議題的時候,或者更尖銳的說,旁觀他人痛苦的時候,就難免落入知識的傲慢或者無知的暴力。順著這點扯下去絕對會扯遠,所以打住吧)

 

  

寫下這些瑣碎的經驗談,一方面也是在梳理我近幾年慢慢走出來的過程,如果你是深陷其中的一員,或者身邊有這樣的朋友,能從中得到一點點安慰或者鼓舞,那就太好了。


附上我最近在讀的書和網路資訊,也許對你有幫助:

  

[1] 小鬱亂入 (Depressy Trouble)

  

[2][TED]你要如何確定你不是精神病患呢?談談「汙名化」的影響

[3] Roy Porter 著,巫毓荃譯:《瘋狂簡史:誰定義了瘋狂》(譯者為本書寫的介紹,參見〈是誰定義了我們的精神疾病?〉)

  

[4] Kay R. Jamison 著,李欣容譯:《躁鬱之心》


洛行:

表面上要呼吁[真正注意到精神状态不好、自己默默压制的真的患者] 实际也不过充满了自以为对抑郁有所了解者的无意识透露出的偏见罢了

Ratatosk:

我想说,天天把抑郁症挂在嘴上,说自己有抑郁症的,不是[假的],就是缺爱缺狠了的[傻逼]。
那个真正的抑郁症会说自己有病?
谁会把难言之隐往外头倒?
booksyi。
假的抑郁症患者[到处讨人嫌],导致没有人真正注意到精神状态不好、自己默默压制的真的患者,这就是我们呼吁的对抑郁症患者的关爱的结果么?
中国没那么多抑郁症,别[心灵太脆弱]了,给自己[我好苦我好累我好柔弱我好惨]的[暗示],这样不会把你铸造成一个真的患者,只会[让你被这个社会抛弃],成为一个[一点委屈都受不得的娇花]。
别[太把自己纤巧的内心当回事]了,心理医生给开的药多半是治感冒治咽喉炎治脑膜炎的。我几个去看过心理医生的朋友都是这么反馈的。
这种人呀[根本没病]。大家生活学习压力都大。很多人家庭生活不顺心。要惨也是[一样]的惨,[偏偏你]受不住了。只能说[娇气]。
努力生活,面相光明。
与诸君共勉。



评论
热度 ( 3 )
  1.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

© 絳竹💌代餐高手 | Powered by LOFTER